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简称“装备中心”)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自成立以来,装备中心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全局,持“装备领域专业化、特色化、新型化高端智库”的发展定位和“支撑决策 服务行业”的核心理念,重点开展装备工业领域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全力做好装备工业相关产业规划编制、管理文件制定、重大项目推动实施、新技术跟踪与推广等部委托的专项支撑工作,承担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技术性审查、监督管理以及车辆行业信息系统相关数据管理及维护,在装备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政策、汽车行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有力支撑作用,为我国装备工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020 年 9 月 , 为更好地完成对部支撑工作,加强与装备工业领域企业间更密切、更广泛的交流合作,装备中心结合自身行业定位和机制创新需求,立足当前业务布局,瞄准未来发展方向,设立公司化运作平台——北京艾迪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简称“装备中心”)成立于2018年3月,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自成立以来,装备中心聚焦对部“支撑决策”和汽车“公告管理”两大职能,全力做好装备工业重大问题、重要政策研究,承担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技术性审查、监督管理以及车辆行业信息系统相关数据管理及维护。
装备中心已形成以下独特优势:(1)唯一性。装备中心是工信部系统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汽车行业管理、面向整个装备工业领域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撑的机构,支撑工信部开展装备工业领域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2)权威性。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领域牵头起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60余项国家级战略规划。(3)专业性。在道路机动车辆、智能制造、农用机械等多个装备细分行业设置专门处室、专业人员形成“一人一业”的研究队伍,同时拥有装备工业领域各类专家资源500多名、30余位院士,参与国家项目评审验收2400多项、为国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300多项建设性意见,长期以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深度研讨和技术咨询等专业服务。
同时,装备中心始终重视市场化发展,为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专业服务。装备中心于2020年9月正式成立北京艾迪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艾迪智联”),搭建装备中心与行业企业合作交流桥梁,积极开展行业咨询、技术支撑、会展培训、平台运维等服务。已成功打造多个世界级大会IP,策划并组织召开2018-2021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首届中日韩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2020-2021年增材制造发展芜湖(繁昌)高峰论坛暨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年会等20余场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大会。
其中,在智能制造领域,装备中心已成为:(1)国家规划策源地,包括但不限于《“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重大技术装备高质量发展规划》《增材制造产业创新发展指南(2021-2023年)》等;(2)系列专项管理人,建立含583个智能制造项目库,定期跟踪项目执行及验收情况,同时支撑工信部开展首台(套)支撑工作、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增材制造产业化应用试点工作等;(3)专业平台搭建方,目前已组建“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2个国家级行业平台,其中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是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委员会指导下成立,专门为国家制定智能制造相关的战略、规划、政策等提供支撑,为各地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咨询服务的国家级专业机构。(4)国家课题承接方,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制造发展报告》《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5G、AI和区块链在智能制造中拓展应用案例集》《“十四五”加快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的重点及政策建议》等;(5)专著专报编撰者,包括但不限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智能制造》《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增材制造》《中国增材制造年鉴》等,同时,每月定期向工信部上报智能制造领域研究专报,在行业内树立了较强影响力。(6)行业资源集大成者,装备中心与国内、国外相关机构、高校、企业有深厚的战略合作、业务协同基础,与权威媒体保持着密切联系,具备极强的资源汇聚能力。